我已授权

注册

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CSR与新金融业务存在诸多共性

2020-01-09 17:04:53 和讯 

  1月8日,柒财经联合新金融记者俱乐部、新金融品牌公关联盟举办的2020新金融行业CSR论坛暨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召开。值此契机,《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在论坛上正式发布。《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显示,企业社会责任跟新金融的业务存在诸多共性。

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CSR与新金融业务存在诸多共性

  《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指出,在公益慈善活动中,新金融企业表现活跃,已逐渐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中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 尹振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 尹振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2019年,围绕消费金融、围绕金融科技,央行也出台了Fintech(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划许多企业也在展望未来、谋划发展的同时,也在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简单的理解,新金融企业运用新的技术,在公益领域也会更加丰富。"尹振涛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长效活动,也要做好企业公益营销,找准公益项目,加强外部合作,与公益组织、媒体、企业之间形成合力。

  回望2019年,从净化金陵钟山到圆梦彩色操场,从科普体验地理知识到见证爱心书屋捐赠,柒财经联合新金融记者俱乐部、新金融品牌公关联盟深入新金融企业公益一线,躬耕"2019新金融公益中国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应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追求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环境和消费者的关注,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谈及企业公益初心,世青创新中心秘书长、全球社会事业委员会执行董事王则开坦言,"普惠金融最早提出的核心是为未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人服务。"当前,国内普惠金融事业仍亟需完善,建议新金融企业至少有一块业务触及到真正需要金融服务帮助的人,助其走出弱势群体范围。

  360金融小马甲公益负责人李珊珊表示,360金融小马甲公益的初心是为城市服务基础建设做贡献的一线劳动者解决实际问题,截止到目前,其推出的"小马甲公益计划"已有超200万小马甲群体加入。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认为,企业主要责任是追求盈利,为股东与客户创造价值,社会责任商业化属性稍弱,更多是补短板、惠民生。目前,仍有许多领域天然商业化程度较弱,例如养老、儿童、残障人士、环保、医疗、健康等领域都是公益活动。"金融企业可以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可更好地提供便利与低成本的金融支持,帮助上述行业做公益活动,这本身是一种间接的社会责任。"

  北京承怡公益文化发展中心钟剑颖也指出,新金融企业应关注社会基层,利用现有资源与具体社区、街道相结合。

  2019年末,《中国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9)》中提出,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类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的落地实施和实践应用。今年1月初,央行部署2020年工作时也强调,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与金融管理水平。

  《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显示,新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呈现出四大特征。一是积极履行经济责任,助力实体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二是积极履行监管责任,化解存量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新金融行业正在向合规发展靠拢;三是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保护环境意识。四是积极履行道德责任,响应号召,助力扶贫攻坚。

  对于新金融企业而言,依托金融科技,探索绿色金融创新大有可为。在薛洪言看来,金融科技有普惠的属性,与公益是有连接性的,包括普惠金融贷款、小额支付账户、互助保险等产品自身是有公益属性的,企业把产品做好,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系。

  与此同时,利用科技更好地赋能公益组织,让其变得更加公开透明,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也有许多空间可拓展。关于新金融企业如何运用金融科技更好突出特性,尹振涛表示,新金融企业在科技领域方面履行自己本身职责,牢记使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

  其次,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新金融企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就业机会,在践行普惠金融时,新金融企业产品与服务在鼓励社会进行新型创业与创新。同样的,新金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各有千秋,包括维护、保护生态环境,为攻坚扶贫做努力等。

  事实上,新金融公益已在多项领域根植。宜信公司CSR高级经理刘双石表示,新金融公益可从客户需求出发,倡导客户拿出1%可投资资产放在公益慈善之中。同时,考虑客户意志,帮助客户做公益计划。

  柒财智库高级研究员毕研广表示,新金融与公益两者有很大的共性。金融是取决于民众的行业,公益也是普惠于民众的行业,两者皆为同一个出发点,企业与公益组织最应该坚守的是如何从这个出发点来,用品牌、产品带动社会价值,再回馈到社会民众当中。

  当前,新金融企业盈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取舍及平衡也是一门学问,毕研广认为,从新金融公益而言,既需要可持续发展又需要把握分寸。在做好自己业务的同时,也应该把关于财商教育与金融风险教育做下沉,这同样也是公益性活动。

  毕研广指出,套路贷事件、校园贷事件也源自于借款人本身金融信息的缺失。新金融公益结合自身而言,将自身业务做好也是一种公益,然后再推行自己业务,才会促成适当性与可持续性两者皆有,也希望有更多成熟的案例出现,能够更深入了解企业内在价值以及公益活动内在价值。

  当前,新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效显著,为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一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企业制度是企业各项事务得以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企业,应该逐渐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及制度,明确管理的办法与流程;配设相应的财务制度;做好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注重对公益项目的监管与评估,建立激励机制。

  二是做好企业公益营销,找准公益项目。企业公益营销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战略的重要部分之一,应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应该从全局考虑,做长期固定性的公益项目。另一方面应该找准公益目标,改变公益方式,打造特色公益品牌。

  三是加强企业外部合作参与,扩大活动影响力。新金融企业需要联合政府、非营利组织、媒体等多方力量,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相互合作、资源汇聚,最终取得最大效益。

(责任编辑:王刚 HF00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