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 数字人民币“不计息” 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2020-11-19 06:56:26 第一财经日报 

  [ 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总计5万个名额。 ]

  今年以来,央行数字货币试用脚步明显加快,日益受到各界关注。

  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是怎样的关系?“不计付利息”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近日,在2020中国-阿联酋创新投资大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与金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炼,万向区块链的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分别对数字货币发展前瞻与挑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是否会冲击第三方支付?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相继与多家互联网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合作。

  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是否会对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产生冲击,引发市场广泛探讨。

  论坛上,邹传伟认为,数字货币的确会对第三方支付产生一定影响。在零售支付场景下,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之间会有某种相互替代关系。

  “数字人民币的份额涨起来了,就意味着支付宝和微信份额会下降。这个环节中,央行要考虑如何激励支付宝、微信等机构参与推广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应用还需依赖于支付宝、微信等线下场景拓展、二维码渗透。”邹传伟称,可以设想一个激励相容设计,支付宝、微信支付如果帮助推广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它们存管在央行的支付备付金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息收入。

  关于数字货币和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关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在今年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数字货币和支付宝等支付工具,并非处于同一维度。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

  穆长春说,在电子支付场景下,微信和支付宝这个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同时,腾讯、蚂蚁各自的商业银行也属于运营机构,所以和数字人民币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程炼认为,零售型数字货币除了作为传统的支付工具外,还可承担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可根据不同使用主体设置不同份额、不同的使用期限,从而更好地实现相关政策意图。这是数字货币相对传统现金的亮点,但相对于现有的银行支付系统与第三方支付而言,优势并不大,因为后者实现这些功能也不存在技术上的本质困难。

  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数字人民币研发已悄然提速,它对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会带来哪些影响?

  不久前,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发布文章《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文章称,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具有非营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人民银行对数字人民币执行与现金一致的免费策略。

  程炼表示,数字人民币意图取代的现金通常不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因此它的数字化对货币政策影响不会很大,除非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导致了比较大的金融结构变化。

  此前在深圳实施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过程中,采取了限制额度的形式: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总计5万个名额,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但此次试点只利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的“碰一碰”功能,暂未投入使用。据悉,在“双离线支付”模式下,交易双方可在无网络或地铁、飞机、偏远地区等信号不佳的情况下,通过两部手机“碰一碰”直接完成线下离线交易。

  程炼认为,数字人民币将来在实施中可能仍需额度限制,以防止数字现金的兑换随着利率波动而大幅变化,否则不仅会导致金融风险,而且对商业银行来说也会造成很大打击,包括迫使银行持有更多流动性,甚至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高风险投资以缓解资金成本上升所导致的盈利压力。

  “离线的碰一碰功能也有风险,这意味着一旦程序被破解,有不良企图者就可能利用离线期间进行交易欺诈。因此最好还是通过限额方式使数字人民币保持‘零钱’的地位,相应风险会小很多。”程炼称。

  邹传伟表示,任何国家推出央行数字货币,都不会把现金完全废除掉,现金仍将流通。央行数字货币至少需要智能手机等门槛,现金更接近零门槛。但由于现金依然存在,通过央行数字货币实行负利率的必要性并不大。从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方案看,不付息是主流。

  跨境支付标准如何定?

  目前,数字人民币主要聚焦国内应用,但不少观点认为,包括数字人民币在内的CBDC跨境优势明显,可以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邹传伟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有零售型和批发型,在跨境支付环节,两条路都是行得通的,但以哪种模式为主,目前没有定论。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在理论上完全成立。

  “外国商家可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就能跨境交易。这种方式会对目前的跨境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清算行机制、代理行机制构成有益补充。”邹传伟称。

  据悉,目前新加坡金管局和加拿大银行、香港金管局和泰国金管局、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都用批发型数字货币进行了测试。目的是改进目前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并缩短代理行链条。

  邹传伟认为,如果两个货币之间跨境同步交收,涉及区块链跨链操作。比如,数字化港币和数字化泰铢不在同一个区块链系统中,进行交互时存在跨链问题。但目前跨链技术不是很完善,还面临技术上瓶颈。

  此外,未来在跨境支付打通过程中,各国央行应如何协作也涉及标准制定的问题。

  邹传伟表示,国际清算银行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都在牵头做各种研究,将来会涉及多个层次的标准:一是技术标准,比如是否采用分布式账本,以及安全性、隐私保护、监管合规等方面要求;二是经济设计方面,比如央行数字货币采取批发型还是零售型,是否付息,与现有金融账户和电子支付体系之间的衔接,以及如何支持跨境同步交收等。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冉笑宇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