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央行数字货币正当其时

2020-08-01 08:48:39 中国经营报 

文/骆振心

近期,世界上首个中央银行发布的数字货币问世,立陶宛央行发布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LBCoin。与此同时,比特币被美国联邦法院正式定义为“货币”,拿到了期待已久的货币“身份证”。各国都在加快研发自己的数字货币,G7决定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展开合作,全球数字货币的时代大幕正式拉开。

数字货币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私人数字货币,以比特币、Libra等为代表的货币,这类货币的特点是有一套公认的可接受的电子加密生成机制,有商家和个人愿意接受以其作为支付方式。另一类是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实际上是对传统纸币的数字化。私人数字货币起步比较早,发展很快,在数字技术上和场景应用上已经领先于央行数字货币,正是私人数字货币倒逼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起,很长一段时间内,数字货币将会保持多元化的格局。

奥派经济学家哈耶克很早就提出,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人发行货币,这样可以让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来自发淘汰币值波动大的货币,最终挑选出稳定的货币。从目前的情况看,私人货币已经开始得到法律承认,甚至已经在部分领域开始流通,但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并未展示出币值稳定的优势。可以预计,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私人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竞争、私人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一个数字货币全面竞争的时代正在形成。

在数字货币的新赛道上,主要经济体的主权货币格局将会面临深刻调整,我国数字货币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了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的测试。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框架是“一币两库三中心”,一币,就是央行数字货币DCEP,两库是中央银行的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三中心是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覆盖了数字货币从发行、流通、使用、回收、作废的全过程。从央行数字货币的框架来看,总体上还是比照纸币发行的流程,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数字货币的发行,采用双层运营体系,数字货币由央行发行,经过商业银行来进入到市场流通。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缴纳100%准备金。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是开放式的,并没有预先设定过技术路线。由于全国巨大的货币交易规模,如果纯采用区块链技术架构,很难实现零售所要求的至少30万笔/秒的高并发性能。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仍然由央行来集中发行和管理,与区块链技术的完全去中心化与匿名性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区块链技术相对而言更适宜于超主权货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演进,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来选择最优的技术,实现共同开发和共同运行。

在数字经济时代,移动支付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场景则是吸引用户使用数字货币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要公众都来使用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才会成功。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3.19亿人,网络支付交易额达249.88万亿元,移动支付普及率领先世界。一些应用场景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在头部互联网企业巨大流量优势的推动下,可以预计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将会十分迅猛。

央行数字货币不只是纸币的电子化,而是一种全新的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具有交易记录功能,可以对货币流向进行实时追踪。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将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严肃财经纪律。对于货币的异常交易可以通过数据链来追溯,有助于防止洗钱、腐败等一些非法行为,从技术上堵住了非法交易的漏洞。二是可以提高宏观调控体系的精准性。对于从央行发出的数字货币,可以清晰地掌握其流向,有助于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真正意义上实现“滴灌”,比如对小微、涉农、扶贫等专项贷款的支持,可以更加精准,提高宏观政策调控的效果。三是对金融系统的重塑。可以预计,随着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数字货币的运营机构不止局限于商业银行,还会扩展到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体系将会进行一次系统重构。

从纸币向数字货币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纸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存在,第三方支付也将长期与数字货币支付并存。实现向数字货币的平稳转型是当前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一方面,要从技术上保证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这就需要加强技术合作和开发,增强数字货币技术稳定性,降低成本,既能很好地保护隐私,又能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技术层面上出现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必须要防止出现财富再分配效应。在转型过程中,数字货币价格特别是私人数字货币价格必然是不稳定的,应当防止部分既得利益集团通过数字货币价格的波动来谋取暴利,保持社会整体财富存量结构平稳。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